7月9日,航空学院“寻脉非遗助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耀州窑博物馆附近采访到李家瓷坊的传承匠人、耀州窑高级工艺美术师宋皓东师傅,深入探究耀州窑传承与发展问题。
实践团成员求教:在宋师傅的角度,耀州窑目前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怎样的问题?非遗形成产业能否真正为当地民众带来利益福祉?宋师傅表示,目前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方向不明,工匠老龄化趋势明显,目前从事耀州窑传统手工技艺匠人实在太少,许多人为了吃饱饭学习手艺,但传统制瓷技艺对手工操作要求过高,太苦太累,收入也不理想,从业人员的数量逐年递减。年轻人志不在此,产业价值体现不足。大批的农村年轻劳动力涌向大城市打工,所以如何留住年轻人,吸引年轻人爱好陶瓷烧制技艺,这是当下传承的主要问题之一。传统技艺先传承了才能实现产业化,现有的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新一轮的商机,市场潜力是无限大的。在确保文化遗产安全稳妥的基础上,让这门技艺进入到市场环境之中,再通过一定的运营手段的操作,完全可以实现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互利共赢。
宋师傅拿起手中类似标尺的工具,对泥胚进行悉心琢磨。念及平日在课堂与实训中所学所悟,实践团成员询问宋师傅:在手工制瓷的过程中对作品有着怎样的要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长时间雕琢的手工制品是否还存在时代价值?宋师傅认真回答,手工制瓷是情感的注入、匠人潜心设计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就是活态传承的典范,这是机器不能完全替代的。宋师傅学习耀州瓷烧制技艺,是源于家族传承。学习的时候困难重重,千锤万凿成一器,一门技艺的炉火纯青,必定离不开经年累月的重复练习。对宋师傅来说,不能允许作品出任何差错,失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从前是家族的责任与生存的手艺,如今是传承的执念、发展的希冀与故土振兴的宏图愿景。
陶瓷是火与土相互成就的绝美艺术与智慧结晶,火与泥的最佳成果仰赖着人类的智慧,仰赖工匠的匠心独运。宋皓东师傅对于传统耀瓷烧制技艺的精益求精的坚持,正是实践团成员在学习、工作中所追求的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大国工匠”教育一脉相承,工匠精神已然成为时代精神的生动标杆。匠人伴随着周遭独有的泥土芳香,怀揣着“偏毫厘不敢安”的精神造诣,在一方水土固守传承与发展的赤忱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