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近年来,72886必赢欢迎光临(以下简称“陕西工院”)紧跟国家重大战略,探索产教融合的技能人才培养,形成了校企“双优”“双元”“双融”驱动的“三双”育人模式,为企业精准培养了一批急需的本土高素质技能人才,有效支撑了企业的海外发展,促进了民心相通、情感相融。
校企“双优”共建中赞职院,服务国际产能合作
作为教育部首批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单位,学校携手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和国内7所兄弟院校,参与建成了我国在海外独立举办的第一所高职院校——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该学院以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和学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支撑,实现校企“双优”驱动,培养当地技能人才。企业提供办学基础设施,学校负责开发教学标准和资源,校企共同开展教学和企业员工培训。
根据当地制造业发展水平,参照赞比亚国家职业标准,校企合作研制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和课程标准,开发了《生产与运作管理》等6本双语活页教材和《先进制造技术》等15门双语核心在线课程。企业建设场地、学校提供装备,校企合作建成赞比亚第一个数控机床实训室。为满足企业需求,学校先后选派8名机电类青年骨干教师赴赞比亚,为企业培训了647名当地员工,并培养了2名当地机电维修类专业课教师。项目建成5年来,已有5批次200余名学员完成或正在进行3年制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习。
校企“双元”共建秦岭工坊,培养本土技能人才
学校联合陕西鼓风机集团等3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中资企业,以及印尼曼达拉理工学院等10所当地职业院校,在印尼中爪哇省建立“秦岭工坊”中文+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旨在为企业和印尼培养“懂汉语、通文化、精技能”的本土技能人才。
秦岭工坊根据印尼当地产业发展和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主要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学标准和优质课程资源进行软输出,实现校企“双元”共同培养人才。学校针对企业用人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招生、教学资源开发、学生培养工作,而企业则负责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工作。自秦岭工坊设立以来,共开设了3个企业工业汉语订单班,培训学员104人,学员在企业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3%;同时举办了印尼曼达拉理工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开设6门英文专业核心课程,为企业培养了42名印尼本科生;承办首届中国-东盟未来职业之星创新创业营,活动全程面向国内和东盟十国直播,吸引了9万余人在线观看;此外,培养了54名印尼学历留学生,毕业生在企业实现100%就业。
印尼秦岭工坊学生在校培训
校企“双融”培养留学生,传播中国职教故事
学校主动服务企业需求,紧扣“走出去”企业本土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以“中文+职业技能”项目为抓手,在留学生培养方案中融入学校中文和特色专业课程,融入企业文化和岗位真实项目,按照校企资源“双融”模式精准培养本土技术技能人才。引入企业专家进课堂,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12个专业建立留学生培养标准资源体系。
此外,联合相关企业,与新西兰毛利大学合作完成“数字课程设计与开发”等2个研究项目,建立了中英双语微证书课程数字平台,开发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等5个国际微证书课程被“汉语桥”学习平台采用,已有1378名学生完成在线学习。面向印尼、尼日利亚、赞比亚等国学生、待业青年、企业员工开展机电维修、服装加工等岗位技能培训,开发17套培训方案、课程标准,编写17本活页教材,形成了完善的中文+职业技能资源体系,并连续3年获批教育部中文+职业技能“汉语桥”项目。
哈萨克斯坦ERG集团员工来校开展技能培训
陕西工院的校企“三双”育人模式,为“走出去”的企业精准培养了一批本土技术技能人才,赢得了企业和所在国的好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已被采纳为赞比亚国家教学标准。此外,为尼日利亚开发的焊接技术等15个专业和166门课程标准,填补了该国教学标准空白。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教联系中心落户学校,学校连续3次荣获国际职教领域权威奖项——WFCP卓越奖。目前,陕西工院正在深入推进“职教出海”续写新的辉煌。